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,全国各地渐次入夏,气温明显升高,与此同时雨水逐渐增多。由于天气闷热潮湿带来的“湿邪”影响,我们的脾胃功能也会相应的变差,一些夏季病随之而来,例如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,还常伴有精神萎靡、嗜睡、身体乏力等,中医叫做“湿邪中阻”。
五行之中脾属土,而土性恶湿,故脾喜燥恶湿。当人体长期居于潮湿阴冷环境,涉水作业或者突淋暴雨,就可能湿气犯脾。
另外内在出现问题时,脾阳不振,不能正常运化水饮,也会导致湿气内生,反过来困脾伤脾,从而形成脾湿生成的“恶性循环”。因而,小满艾灸需要健脾化湿。
通过艾灸大椎穴、肾俞穴、关元穴、神阙穴、足三里可驱使体内风、寒、湿邪外出,培壮元阳以扶助正气,补肾助肝、调养胃气,提高机体整体调节能力。
大椎穴
大椎穴归属督脉,有养生保健、延年益寿等作用。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,约与肩平高。
肾俞穴
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,当第二腰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宽处。肚脐水平线与脊柱交点处左右旁开1.5寸。
关元穴
关元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不得上行。位于腹部,身体前正中线,脐中下3寸。也就是从人体肚脐中间下三寸,腹部的正中线上。
神阙穴
因胎儿赖此宫阙,输送营养,灌注全身,遂使胎体逐渐发育,变化莫测,因名神阙。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
足三里
足三里的位置是在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。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,有调节机体免疫力、增强抗病能力、调理脾胃、补中益气等作用。
节气灸是根据二十四节气,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,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,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,以激发人体经络之气,温通气血,调整阴阳,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,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。
同时可以使用艾草泡澡、泡脚,艾草最是擅长调理皮肤病,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用艾草煎水外洗来调理皮肤病,可以用来缓解瘙痒、杀菌消毒。因为艾叶中所含的挥发油有活血、消肿、止痛、收敛、止痒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、抗细菌、抗真菌等多种作用。
✓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,避免施灸部位着凉;
✓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,有助于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;
✓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,2小时内不要洗澡;
✓ 灸后不要吃寒凉饮料、水果和海鲜;
✓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;女性经期不宜艾灸;
✓ 过饥、过饱、醉酒、大恐、大怒、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;
✓ 灸后若有余艾,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;
✓ 灸后若出现极大不适或病情加重,请前往医院辩证施治。
注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艾灸不可取代就医,身体不适请线下就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