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米粒灸”不是“上古秘籍”
艾灸的核心原材料是“艾叶”。古人把艾叶采摘以后,经过晒杵、捶打、粉碎,筛除杂质、粉尘,而得到一种软细如棉的物品,对,这就是艾绒。
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,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。
由菊科植物艾蒿的干叶制成。其色泽灰白,柔软如绒,易燃而不起火焰,气味芳香,适合灸用。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有粗细之分,粗者多用于温针或制作艾条,细者多用于制作艾炷。质地以陈年者为佳。
那么,在古代这样的“生产条件”下,得到艾绒后进行艾灸,一定是“米粒灸”“豆粒灸”的。艾绒极其“细碎”,用手揉搓一下,让它成团,紧密,艾灸的时候,可以稳定在穴位上,这样才可以方便艾灸。如果是把“细绒”放到穴位上,恐怕微风一吹就没了。
所以说,“米粒灸”,绝对不是“上古机密”。这种灸法,是古代的“生产、生活”条件决定的。
如果非要说什么是机密,“加热疗法为何用艾叶”,这才是“天机”。
台座灸——“米粒灸”的现代升级
到了现代生活,米粒灸的一些不足,尤其是容易烫伤等方面,就凸显出来,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改良,适应我们现在的需求。
米粒灸和悬柱灸的“换算”
在古代“米粒灸”是唯一可行的前提下,所有的医书,尤其是《针灸大成》,全部都是,“灸几壮”,为参考标准的。
所以,米粒灸和艾柱灸的“隔阂”,就是“壮数”或者说是艾灸时间。
在《针灸大成》和多数具有疗效的临床艾灸案例中,绝大多数穴位,都是3-5-7-9的奇数直接灸。
中脘,三阴交,太溪,合谷,阳池,全身艾灸的穴位数,全局艾灸的整体时间,这时候更适合艾条灸。一两根艾条,或者4-5段艾柱,可以灸完全身。
艾灸,久火的本质
《针灸大成》和泽田派,对于艾灸的使用,都是极其推崇的。但是,对于艾灸,很多人会有误解,包括很多的医师、书籍、百科。他们对于“艾灸”的理解,就是字面上的“久火”。
一个穴位,并不是“大火”持续加热。艾灸、灸疗中的“久火”,恰恰不是一次性的治疗,而是“长久艾灸”的意思。
那么,艾灸、灸疗的完整理解是:
辩证施治后进行全局灸疗,每个穴位3-5壮的热度时间(其实很短),然后治疗过程,灸疗次数,“相当长”,从而治愈疾病,恢复健康,增强体质的过程。
人体的活力、生命和疾病,其实都是“气血”的问题。而人体的气,最主要的一个就是由内而外的“卫气”。您会发现,卫气就是白天出,夜间收,跟太阳公公一样的。
不论正常还是病态,青壮年还是衰老,人体的卫气出入,就是缓慢的。所以,“短时间加热”,“长期坚持灸疗”,才是最符合“天道”的方式。
绝对没有一个说法,灸疗治病,可以长时间一直加热一个穴位,从而疾病就痊愈,身体就健康了的。相反,在临床中,您会发现,那些不经意的短时间微热的艾灸,比如孩子的风门肺腧艾灸,一周2次,周周坚持,就可以让孩子一年不生病。这种“疗效”,是对“长久坚持”的最好回报。
注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艾灸不可取代就医、身体不适请医院就诊!